前两天,朋友小婷跟我倾诉:
“我感觉自己最近像变了个人一样,脾气很暴躁,对很多事情都无法容忍。”
我安慰她:
“有时候压力大,情绪不稳定很正常的呀!”
小婷继续自责:
“可是我之前不是这样的,大家都说我很温和,情绪很成熟。我是不是出现心理问题了?”
我接着反问她:
“那你发完脾气后,感觉如何呢?”
她认真思考了一会,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声:
“其实我觉得很爽!以前的我总害怕得罪人,即使再不开心也会憋在心里,但我的忍让与讨好,却没有换
来更多的尊重和平等。所以我经常很内耗,甚至失眠。”
听完小婷的话,我突然替她感到开心,因为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:
脾气变坏,说明你正在变好。
不知道你在生活中,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:
心情不好总是藏着掖着,觉得被他人看穿情绪就“输了”;
这不敢做、那不敢说,总是束手束脚,无法做自己;
精神状态一触即发,每天都在极度暴躁与心如死灰之间来回切换......
这些努力稳住情绪的时刻,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好。
反而是压抑到极点后的“爆炸”,来得更加畅快淋漓,让人一身轻松。
一位网友感叹:
“工作以来,我就常年处在一种尽力平静的紧绷中,被无意义感蚕食。
感觉自己‘死’了很久,但奥运比赛让我‘活’了过来。
中国队选手夺冠后,我振臂欢呼、浑身发热,忍不住流泪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像我们这样的人,太需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情绪释放。
去投入,去引爆,去热烈,去重新感受自己还‘活着’。”
人过久了所谓“变好”的生活,会逐渐失去活着的“实感”,像一朵腐烂凋零的花,毫无生机;
反而是不把自己看做“社会人”,只看做一个生物体,去满足一些作为生物的基本需求时,更能找回生命力。
大哭、大笑、发脾气、释放攻击性、逃离不舒服的关系……这些都是被允许的。
虽说“成年人的功课是情绪稳定”,但很多人感到自己在变好,恰恰是从“变坏”开始的。
这是为什么呢?
今天,壹心理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:
感觉自己变坏、总让别人失望,是你正在疗愈自我的迹象。
前段时间的热播剧《不够善良的我们》中,女主简庆芬费尽一切心思,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“好妻子”“好妈妈”“好媳妇”“爱地球的好人”。
十年后,她觉得自己感受不到快乐了。
一次契机,她发现了曾经情敌的社交账号,想象自己跟她一样工作自由、有钱有颜、和小鲜肉谈恋爱的话,该有多痛快。
这个想象,让她开始“变坏”:留情敌同款发型、去情敌去过的滑冰场、做了一个情敌同款纹身……
她开始感到那么一丝快乐了,但这时候,丈夫却提出了对她的不满,觉得她最近很莫名其妙。
这时,简庆芬试图来点“夫妻情趣”,他却一把推开了她:“你是不是有病?”
这让简庆芬感到委屈、失望、困惑:
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,她从小就学会了讨好别人,但这种生活很压抑,她想打破;
可自顾自地活出自己,也会让周围人不舒服、反感、冷落。
到底该怎么办才好?
其实,这份委屈、失望、困惑是自我成长必经的过程。
心理学家弗洛姆在《逃避自由》这本书中写道:
“摆脱了外界桎梏后,人自由了,但独自置身于无边无际又危险重重的世界,会产生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、无能为力、怀疑孤单与焦虑。如果个人想要成功,就注定要缓和这些感觉。”
简单来说就是:拥抱自由,意味着脱离舒适区,身边人不会理解你为什么要改变,也不会陪你走完改变之路。
于是,你自由但孤独,而“变坏”可以缓和这份孤独,帮我们调整好心态。
换句话来说,我们需要通过“变坏”来完成“个体化”。
个体化,被弗洛姆定义为:力量增长和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,同时也是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的过程。
二十岁之后,我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:
“我妈对我很失望,说我小时候那么乖,怎么越长大越叛逆”;
“我爸很反感我穿这条裙子,说看着很不正经,但我就是喜欢”;
“男友希望我辞职去他的城市,我拒绝了,他对我很失望”......
成长,使我们不断地“丧失他人的好感”,得到别人的失望;同时,也使我们越来越全然主宰着自己的人生。
接受失望,迎来自由,最终会实现个体化的成熟。
绝大多数人,都存在这种矛盾:
一方面,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满足自己,对别人感到愧疚、抱歉;
另一方面,受够了压抑的生活,不想再讨好别人、攻击自己。
这使得绝大多数人,在实现个体化的路上越走越拧巴:
无法坦然接受自己“变坏”,也不甘愿压抑自己,内心的选择卡在两者之间。
“变坏”,在这里的含义是指听从自己的内心,以自己的需求为主。
但“变坏”的过程中,必然会唤醒一个难以面对的心理议题——情绪黏结性:
指为人处世中总是伴随强烈情感,并对个体情绪产生较强的影响作用。
比如,父母对你说“你太让我失望了”,你的内心被刺痛,有种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的感觉,特别想冲父母大吼大叫;
可同样的场景,换做另一个人,心里可能就没什么波澜,只是理智地觉得:父母和自己的视角不同,会这么想也正常。
前者,和父母有着严重的情绪黏结;后者,已经戒掉了情绪黏结。
情绪黏结原本是青少年在独立过程中,必然要面对的问题:与原生家庭分离,将情绪主导权回归自己,不再受父母掌控和影响。
但很多人迟迟没有面对,以至于到了30、40甚至是50岁,仍然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,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波动。
无论是因别人产生强烈情绪,还是不敢让别人失望,本质都是因为:
我们的精神世界仍然和别人紧紧黏结在一起,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。
“变坏”,是我们学习为自己争取的过程。打破为别人而活的习惯,需要从撕下“好”的人格面具开始。
当然,本文并不是强调“为别人而活”绝对不好,也不是鼓励大家不顾一切去变得“自私”。
心理学用“宜人性”来形容亲和、友善、有爱心、有同理心的人。
宜人性越高,我们越会满足周围人的期待,主动取悦别人。
这会带来一些好处。研究发现:这类人在人际交往中有优势,善于解决熟悉的问题,周围人也很愿意帮助TA们;
可是TA们为别人考虑得太周全,不敢扫别人的兴,不敢让别人为难,因此也难以应付未知的问题。
由此可见:不对自己做个体化处理,虽说有一定好处,但总把自己塑造成别人喜欢的模样,也会陷入不断自责的怪圈。
韩国艺人崔雪莉,在她的遗作中透露了一些自杀的原因:
“在我痛苦的时候,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,就是自责和自我贬低,这是我能掌握控制权的方式。”
她在20岁时许愿:我要去夜店、喝啤酒、交男朋友。
虽说愿望很普通,但也足以看出:一个人平常表现得越“宜人”,内心就越想要做回自己。
“做个好的人”,或许能得到更多的称赞,但不足以疗愈内在,得到成长。
当你开始把关注点从外界拉回自身,开始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,开始在乎自己的情绪,开始不再迎合
别人......
那么恭喜你,你很快就能找到活着的目标和意义。
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说过:
“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。要学习太阳一样,只是发出光和热。”
我将这句话解读为:不对别人有任何期待,而是把期待放回自己身上。
这是实现个体化的第一步:戒掉“情绪黏结”。
无所谓是否能够改变别人、别人怎么看待自己,只在乎自己有没有做喜欢的事、过想过的生活。
慢慢放下对别人的期待,不去参与别人的课题,情感上不受外界太多影响,我们就能感受到更多的自由。
第二步,引爆“情绪点”。
奥运期间,我老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,就是看昨天中国队又拿了多少奖牌、喜欢的选手有没有夺冠。
这让他感到很快乐、很激动,我也能体会到这种心情:
赢了一起欢呼,输了一起惋惜,借着体育赛事,我们释放了内在压抑很久的情绪。
日常生活平淡寡味,或许没有太多引爆情绪的机会。但我们可以刻意寻找一些契机,将自己的情绪直白地呈现出来。
比如,去玩密室逃脱,感受刺激的过程,用大声尖叫来宣泄压力;
去电影院看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,与大家一起尽情流泪;
去体育馆锻炼几个小时,用挥洒汗水来释放内心的不满......
第三步,不要喂养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。
真的想要变好,就不要在别人身上花太多时间。
同事是不是生气了、另一半是不是嫌弃自己了、朋友是不是怪自己没帮TA……
当这些牵动心情的情况出现时,你不用急着先照顾别人的情绪。
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“课题分离”,即:别人的情绪如何,是别人的课题,与你无关。
成熟的处世态度,是谁的课题谁处理,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。
越是怕别人失望,越要专注于自我成长。
哪怕别人对你失望,那份失望也是TA们自己的课题。
这个观念或许让有些人难以接受,但事实上,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满意,可成长后的我们,可以让自己满意。
另外,一个实现了个体化的人,往往也更善于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。
成长之后,我们有余力照顾好自己的心情,也有余力去满足别人而不感到痛苦。
弗洛姆认为,无论再怎么追求个体化,我们与他人的连接,始终不可能真的消失。
力量增长和人格完善之后,别人会越来越难以理解我们,但也会被我们的内在吸引,渴望活得像我们这样强大而坚定。
因此,实现个体化后,人会创造出更高级的人际连接,自如地释放能量并获得松弛感。
所以,不要担心“变坏”或“释放自我”,会对你造成多大的损伤。
实际上,你为自己和他人扫清了关系里的不安全感,创建了一个“新世界”,在这个空间,别人和你都可以尽情做自己。
虽然改变很难,但生活充满无限可能。
下一篇:“无心出门聚会,只想在家冲浪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