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登录 | 注册 | 服务热线:400-6622-669
首页 / 文章 / 《非诚勿扰》:将限制模特嘉宾比例

《非诚勿扰》:将限制模特嘉宾比例

发布时间: 2014/01/13 17:37   来源:阳光婚恋网    作者: 阳光婚恋网
作为一个真人秀节目而言,《非诚勿扰》肯定是提供了大量丰富、多样、直接的样本,但观众记住了什么,以及是否引起他们反思,这是节目传播后的另外一层意义。在我看来,《非诚勿扰》中很多嘉宾的话,就像一面镜子,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。”

直白拜金、城乡差别、中西文化……这些在网络或者现实生活中并不小众的价值观首次通过一批鲜活、生动、自信的年轻人自主地在国家主流媒体平台上表达,而不是作为被审视和研判的对象,这让一档原本归属为娱乐节目的《非诚勿扰》挑动无数的社会话题。


在节目录制现场,来自美国的观众表示,“这是中国唯一国际化的娱乐节目,”在他看来,这个节目区别于其他中国电视节目的是,“能容忍每个人都真实地表达自己”——这种容忍,打破了主流价值与流行价值各自安于固定表达场所的暧昧状态。


而在王刚看来,让嘉宾真实地表达自己,是一档真人秀节目的灵魂和生命。马诺、朱真芳等嘉宾之所以能够挑动社会集体情绪,就因为他们代表社会不少数人说了真话,而这种真实表述才能引发观点的碰撞和交锋,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道德伦理。“拜金不是80后、90后绝对的婚恋观。


在我们的嘉宾里,有女孩子觉得物质一点也不重要,但是她们的表达被忽视了,观众有选择性地记忆那些直接和赤裸裸的话。作为一个真人秀节目而言,《非诚勿扰》肯定是提供了大量丰富、多样、直接的样本,但观众记住了什么,以及是否引起他们反思,这是节目传播后的另外一层意义。在我看来,《非诚勿扰》中很多嘉宾的话,就像一面镜子,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。”


《非诚勿扰》第一阶段:节目诞生 是“天时地利人和”共同的结果

4.23,是《非诚勿扰》5月17日晚的收视率,当然也是五年来中国省级卫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峰值。不仅是收视率高到让人咋舌,网络上的讨论更是如火如荼。


在各大论坛,某天“十大话题”中有三个与《非诚勿扰》有关;在《非诚勿扰》的贴吧中,同时有上百万人在线;某剩女请求妈妈不要每天故意看《非诚勿扰》逼迫自己赶快去相亲;有人为了看《非诚勿扰》放弃了周末的应酬;有人在网上感叹“剩母”马伊咪终于被人带走,进而感叹自己月薪不够20万连摸一下女嘉宾的手都不能……


这种态度也许真实地反映了《非诚勿扰》在传播中的真实状况:有担心子女婚姻状态的年长观众,也有正在适龄或已婚状态的青年男女;有对节目及嘉宾好奇喜欢的观众,也有对节目和嘉宾表示质疑和愤怒的观众。


原创文章来自阳光婚恋网,转载请注明。
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有侵权内容、不妥之处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。
同城交友
客服热线:400-6622-669
联系邮箱:1915687830@qq.com

粤ICP备2023060446号-3

广州阳光之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关于我们 专题地图

网站客服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扫码添加微信客服
客服热线
400-803-8238
展开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