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登录 | 注册 | 服务热线:400-6622-669
首页 / 文章 / 正在变味的现代爱情:为什么恋爱越来越难?

正在变味的现代爱情:为什么恋爱越来越难?

发布时间: 2024/05/30 14:22   来源:阳光婚恋网    作者: Paloinino
现代人一方面渴望爱与亲密,另一方面,我们又在现代性的矛盾撕裂中徘徊思量,到底要做个情感人,还是理性人?
在社交软件上,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,让陌生人对自己感兴趣,但由于互动量很大,所以许多用户会向他们感兴趣的人发送标准化的消息。

这个过程,被伊娃·易洛思比喻为「电话营销」般的自我售卖。

而在交流过程中,一旦有什么不合意,我们就倾向于回避、断绝关系,因为理论上,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无数的人发起新的关系。所以“拜拜就拜拜,下一个更乖”!因此,我们的每一段新关系,还没等到彼此深入,就戛然而止。

这种现象,我愿称之为「重复地浅尝辄止」。

我们现在拿起手机,就可以把「天涯」变成「咫尺」,但我们却感到越来越孤独了,有的孤独是我们愿意去享受的,但有的孤独,却是被迫的。

《冷亲密》里说:
现代人一方面渴望爱与亲密,另一方面,我们又在现代性的矛盾撕裂中徘徊思量,到底要做个情感人,还是理性人?

这种犹豫,也使得我们在亲密关系中,不自觉地逃避,以消极的姿态拒斥掉了本该拥有的幸福。

情感的通约

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孤独,也不想谈恋爱?

有一种说法是,因为个人主义的盛行,就是人们更爱自己,更重视自己的需要了。

比如两个独立的灵魂都希望对方要接纳并认同自己的一切,彼此兼容的难度太大了,倒不如顾好自己。但是,我觉得这个答案还是比较笼统,因为爱自己,想要独立,对伴侣有要求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,我们是怎么去看待情感本身的。

易洛思的答案是,在资本社会的影响下,我们的情感被“通约”了。

什么是通约?

比如对于同一杯温水,你觉得凉,我觉得热,怎么办?那就用温度计来测量。

这样,我们主观的感受,就被通约成了精确的数据。

这种通约的行为在工作中更为常见,比如公司会将人的性格、情感状态、行为方式进行标准化,以便于筛选和淘汰。最直观的例子,就是各种性格测试。

我之前看到一个网友分享,他面试某大厂采购岗,经过了三轮线上面试,结果最后在办理入职的时候,做了一个性格测试。测试结果显示他情绪不稳定,不会长期干这个岗位,所以他到手的工作没了。

所谓的情感通约,就是人们把对情感理性、算计的习惯,不自觉地从工作中,带入到了私人情感中。

易洛思认为,当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被通约后,人的情感特殊性就没了,转化成了可以相互比较的认知对象,也就便于人们运用成本-收益分析法,来计算亲密关系中的得失。

一旦你开始计算得失,感情就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替代的商品,是可以被买卖和交换的,是可以被拆分成零散的功能的。

比如找对象,可以拆分为满足性需求和陪伴需求,陪伴需求还能拆分成为看电影、团购、逛展、爬山,而在现代社会下,这些需求就滋生出了搭子文化。

既然情感需求都能自己满足,还有必要找一个对象吗?找对象又累,又花钱,也没那么多时间。你看,从理性计算的角度看,那肯定是一直单身一直爽啊。

看到这里,你肯定会觉得,那可不是吗,一个人多好!不过这里存在另一个风险,韩炳哲在《爱欲之死》中认为,如果人们长时间地去寻求同质化社交,没有深度关系去滋养内心,就有可能掉进过度自恋的陷阱。

自恋的陷阱

其实最容易陷入自恋陷阱的,就是公司的老板。

首先,在大部分老板的眼里,员工都只是满足公司目标的手段。其次,员工会为了得到老板的认可,所以会不断的肯定老板,并且满足老板的想法。

最后,老板是很难当的,因为他们要有很坚定的信念,相信自己这件事能做成。在面对投资人的质疑、否定和打击时,老板需要有极强的心脏,给自己建立一个坚硬的外壳,渐渐的,他就可能真的相信给自己编织的谎言。

他不再允许别人挑战他的权威,也听不进否定的声音。那公司的员工也就习惯性的不再给出反对意见,老板呢,身处在吹捧和肯定他的声音之中,自恋被进一步满足,这就可能会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坚持,越努力,越迷失。

同样的,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个体,当我们一直在追求和自己近似的人,在情感上,我们害怕来自外界的否定、质疑,活在过量的肯定性之中,在网上,我们也更容易因为算法,被困在同质化信息的牢笼之中。

正如《冷亲密》中所说的:
人与人的社交距离之所以变得疏离,不是因为人们彼此没有任何共同点,而是因为人们的共同点过于普遍了。

因为大家都活在同一套符号、标签的系统下,用自己熟知的形容词来对人进行分类,再陌生的人,也可以被划归到自己熟悉的范畴。

这些标签比如“985毕业”、“独生子”、“爱健身”、“南方人”、“巨蟹座”、“INTJ”、“会做饭”……但是讽刺的是,当你浏览了上百张相亲网站的资料卡后,你会发现,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展示自己有多独特,却不约而同地落入到了同质化和标准化的陷阱。

同时,我们还会基于这些符号建立一种虚假的想象,但只要你进入到现实世界,这个想象的泡沫就破灭了。人就又回到了孤独且自恋的情感状态之中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「自恋」的状态,并非「自爱」。

韩炳哲在《爱欲之死》里认为,自爱是有清晰的边界的,自爱的人既能关爱到自己的同时,又能感受到,并认可他者的存在。

但是自恋的人的边界是模糊的,他会把周围的人都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,大家都应该肯定和认可他,别人都成为了他“自我的倒影”。而他也只能在“自我”的深渊中漂流,直到溺亡。

三个问题

那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自恋的陷阱呢?

这里,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,来对抗现代社会给我们灌输的思维惯性,不至于让本可以深入的关系胎死腹中。

1、我被符号限制了吗?

在易洛思看来,互联网就是把活生生的人降维成了语言、文字和符号,然后我们对于关系的想象,都是基于这些符号建构起来的,而不是基于我们的身体。

聊天框、表情包、图片终究无法代替现实生活中,对方不经意的眼神,嘴角细微的变化,在夕阳逆光下的笑容,还有春风钻进你毛孔的感受。

在现实里与人面对面,哪怕是握一下手,你也能感觉到他的手,到底是湿哒哒、软绵绵的,还是干净利落的;是久握不放,还是蜻蜓点水。这也可能是你判断这个人的关键信息。

这些非语言的情感信息,是无法通过文字符号进行传递的。

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搭子社交,在现实中来发展深度关系。

其实搭子社交,比如电影搭子、饭搭子、逛街搭子、考研搭子,这些独立的场景在无形中,容易把我们的自我割裂成一个个碎片。

但我们可以尝试,与其每次活动里换不同的搭子,不如一个搭子约上很多次,彼此成为更熟悉的人。

虽然在一开始,搭子之间是有明确的功能边界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缓慢地试探,跨越舒适圈,就像撞钟一样,撞一次钟,然后听听是否有回响。

就像梅洛-庞蒂认为的,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,所以我们的知觉也不是各感官的刺激—反应,而是一种整体的把握。

一碗蛋炒饭的味道,不只是单纯的味觉,一首周杰伦的歌也不只是单纯的听觉。

它们往往会勾起你小时候的回忆,还有周围的人。

所以,“不要被符号限制”一方面是说,我们要尽量在现实中与人互动;另一方面,则是多尝试和同一个人,共同经历更多的场景和选择,那么在这段人生旅途中,你便多了一个人共同拥有了一段完整的生命回忆。

2、我有把人当“人”吗?

听起来是一个很蠢的问题,但有一次,我在回复后台留言时,真的我感觉到了我自己不是“人”。

大概的情况是,他先说了他遇到了一些事,和家里人发生了矛盾,因此很焦虑,问我该怎么办?我写了一大段话,分享了我的真实经验,并且给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鼓励。

但是他之后的回复并不是对我之前回答的反馈,而是直接跳到了下一个新问题上。

这让我有些错愕,于是我又回了他,并鼓励了他。

接着,他又问了我第三个全新的问题。

我觉得很不舒服,又不知道哪里不舒服。于是就问他:为什么觉得我能回答这个问题?对我的回答有什么期待?

他的回答是:没有期待,正常讨论问题,就像做题目一样。

我那时候,才意识到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了:和他对话的过程,我觉得自己不像人,而像一个不断被调校的工具。而我在回答时倾注的情感没有得到回应。

可能是我自己矫情了,但是我真的希望,即使我是一个UP主,也可以被当成一个“人”来对待。

其实,反思我自己,我也有这样的情况,比如我添加陌生好友的时候,点外卖的时候,还有找网购售后的时候。都容易不自觉地把真实的人抽象化、标签化和功能化,把人当成一个待我使用和评估的客体。

所以,“有没有把人当成人”,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。

3、我的情感被理性遮蔽了吗

第一次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还是三年多之前。

那时候,我正在追求陈女士,但当时我的状态非常的痛苦。因为我们当时是关系很近的朋友,而且我们还是同事。一旦关系推进失败,我不仅会失去这个朋友,也可能会因为关系尴尬而丢掉这份工作。但是即便在一起了,因为办公室恋情,也会有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。所以从理性角度看,维持现有的好朋友、好同事的关系,是最稳妥,也是对双方最安全的选择。

当时陈女士给我说:“要不我们还是做好伙伴吧,还能好好工作。”

在那一刻,我的内心动摇了。我是一个比较内向,也默守陈规的人,但是感情这个东西,它竟然可以让我打破理性的制约,有种“我豁出去了”的勇气。在打破规则的那一刻,我体会到了我的生命是鲜活的,我整个人也活的更真实了。而那次的不计得失的冲动,也成为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节点。

弗洛姆认为:
爱是动词,不是名词,爱是一种去爱人的能力,而非一种被爱的需求。

当你真正遇到对的人的时候,记得感受下内心的小火苗,重要的不是你需要什么,而是你愿意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,把自己交给对方,你可以为自己的所爱做些什么。

虽然它不是理性的,也存在着不少风险,但是你可以允许自己犯错,允许自己受伤,然后从现代社会给你植入的理性机制中解脱出来,回归作为一个生命,一个拥有情感诉求的人,存在于世界的价值。

这种状态,也不仅是面对你的恋爱对象,也可以是结识陪伴你一段人生旅程的好朋友,或者是重新认识一下你的家人,也重新重视那个情感充沛的、鲜活生动的自己。

同时,这也是现代社会中,我们在资本、技术、效率宰制下的一种自我救赎。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有侵权内容、不妥之处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。
同城交友
客服热线:400-6622-669
联系邮箱:1915687830@qq.com

粤ICP备2023060446号-3

广州市挚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关于我们 专题地图

网站客服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扫码添加微信客服
客服热线
400-803-8238
展开客服